文章中还穿插了对林浩然过去商业决策的回顾,觉得林浩然在短短两年多时间收购这么多的大企业,绝对有可能利用了杠杆手段,试图从历史中寻找其激进策略的蛛丝马迹。
而《信报》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它侧重于分析流言对香江房地产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指出如果流言成真,置地集团大规模抛售资产,是否会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
同时,该报也采访了几位经济学家,对置地集团私有化及林浩然个人财务状况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
放下报纸,林浩然对于崔子龙的这个流言,还是感到很满意的。
没想到,才过去一天,这些报纸的报道就如同他所想的那般,开始如此大规模报道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今天必定能够让整个香江的人都知道此事。
以此同说,在香江的大街小巷、高楼大厦里,的确如林浩然所想的那般,市民们纷纷对此事进行讨论。
除了这些主流报纸的报道,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更是五花八门。
有人说林浩然已经秘密会见了多家银行的高管,寻求紧急贷款;
也有人称,汇沣银行和花旗银行已开始对林浩然的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准备采取相应措施。
更有甚者,编造了林浩然在私人晚宴上承认资金链紧张,不得不考虑出售个人资产的“第一手资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