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亦有管理官员仁爱体恤,将矿场管理得很好的官员,但……极其少。
薛韶在江南巡察时便曾到过浙江和福建的几座矿产,当时他便从矿工们脸上看到麻木,麻木之下又隐藏着愤怒和怨恨。
只是情绪被他们压在心底,没有爆发出来。
当时他便看得心惊,觉得长此以往,官逼民反,怕是难以平息。
所以五月下旬,他特意上了一封奏疏,一是请求皇帝提高矿工待遇,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并缩短下矿时长;
二是清查矿上的官员、监工虐待矿工,监守自盗等问题;
三是请求皇帝派兵巡视矿场,以威慑心怀不轨之人……
他没来得及听回音就出海去了倭国。
很显然,皇帝也未把那封折子放在心上,不然不会时隔一个月,还要在朝堂上吵,矿工们造反的原因。
薛韶想,邓茂七一个杀过人的农民,就认识一个矿场的人,初始手下只有八百人而已,是怎么短短半月便发展到三万多人,连下五座城池的?
自然是他们愿意跟着他造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