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章 为工农兵大学生发声(跪求追读) (4 / 5)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最后更新:2025/7/30 3:47:10
        “好了,闭上嘴巴,春天还没到!”刘一民将照片塞进信封里面,紧接着看其他的信。

        三人齐声说道:“冬天快要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第63章为工农兵大学生发声(跪求追读)

        最后看到的是朱霖的信件,这是崔道逸标记要回的,打开之后,上面写了密密麻麻的两页纸,字迹娟秀,直接在来信上表明自己是一位工农兵大学生,没有参加过高考,但是想谈一谈自己对高考的看法。

        难怪崔道逸挑选这样一封信选择回复,实在是因为视角太过独特。高考恢复以来,学校里面的工农兵大学生和高考上来的大学生在学校泾渭分明,两个群体不说势同水火,也算是敬而远之。

        高考上来的这群人看不上工农兵大学生,觉得他们没有真才实学。加上报纸上不断地批评各种阻碍高考的血统论,放宽政审政策,这个群体目前受到很大的压力。

        【尊敬的刘一民同志:

        你好,我是一名工农兵大学生,没有参加过高考。我们是国家在特殊时期大学生,自从高考恢复以来,我跟我身边的同学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我决定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工农兵大学生是国家在中断大学招生后的一次尝试,也可以说是一次实验。从一线的农民、工人和军队里面选拔优秀能干的年轻人上大学。采取的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并非不考试,文化水平也是重要的一环。这些从一线出来的工农兵学生往往更能吃苦,更能奋斗、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很深的一线工作经验和建设情结。

        我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会反驳我,但我也当过知青。当地的社员跟我们知青比,谁更能吃苦呢?我想是当地的社员。从正面看,一线的优秀工人通过学习大学课程,可以成为一线的技术工人,弥补一线技术工作者的不足,对于国家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工农兵大学生在毕业后,成了各个单位的中流砥柱。

        当然整体是好的,不免出现因私废公等现象,不少有能力的青年被剥夺了学习的机会,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恢复高考为大家所欢迎。竞争更加的公平,同时也更加的激烈,增加了大家向上的动力,对于国家培养更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是有利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