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章 我确实不爱钱(求追读) (4 / 5)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最后更新:2025/7/30 3:47:10
        记者:“你们看完这部有什么感受?”

        “无穷的精神力量,积极乐观的前进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最重要的是,书中男知青潘志友的选择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我们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分工,不一定非要上大学。考上大学是建设祖国,留在农场当知青也是建设祖国。”

        报纸文章的最后,记者写道:“一场顶风冒雪状况频出的赶考之旅,历经磨难心志不改,一群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恢复高考的这个伟大决策是成功的,是受到人民拥护的决策。年轻人的心被打开了,这群年轻人的未来也打开了。

        我们要坚持高考的伟大决策,通过公平的手段挑选出优秀的人才,用年轻人的智慧去建设未来的中国。”

        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乡下参加高考是那么的不容易,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一边从事体力劳动,另一边还要熬夜看书,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可是很快又被书中知青们和当地社员互相帮助的温暖所打动,艰难的岁月里互相打气,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

        前面在大家心中是面目可憎的老迟,到后面成为了知青的支柱,再看到老迟以前的战斗经历,对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同志感到敬佩。

        既讲述了这群孩子参加高考的不易,又没有过多的渲染,让大家通过这篇感受到深深的绝望。

        总之,看完这篇读者不是抱怨,而是充满信心!

        招待所里,邹获凡告诉刘一民,下午的时候《燕京文艺》的周燕如来过,只不过被他给请走了。

        “老邹,怎么回事?”刘一民很好奇,《诗刊》和《燕京文艺》的竞争关系是不大的,《燕京文艺》跟《人民文艺》才是铁杆竞争对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