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 文字的力量 (1 / 3)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最后更新:2025/7/30 3:47:10
        第31章文字的力量

        深夜,刘运生披着中山装和刘一民聊了很久,除了刚开始聊了几句目前刘一民正在创作的外,刘运生很知趣的没有继续聊下去。心里面很想看看刘一民写好的手稿,但还是忍住了。

        只看了第一页,对题材讨论了几下,浅尝辄止。他知道如果自己要求的话,刘一民会给他看。

        作为作家,他知道,有一种事情最不能干,那就是偷同行的稿子。他可以忍受自己是一个小作家,但决不允许自己成为小偷。如果看了,又怕自己忍不住,干脆就不看了。

        “一民,我知道你行事光明磊落,且又没有体会到人的阴暗面。像这类手稿的东西,可千万收好。咱们这群人,读了书又拿笔写几篇文章,往往自诩清高傲骨,但也是平常人,也有私利,利令智昏的事情也有人做的出来。”刘运生交代道。

        接着两人聊了聊目前文坛上的文学创作走向,尤其是关于十年间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刘运生也想从这方面入手进行创作,询问刘一民的建议。

        “题材很重要,老刘你这个想法对,如果为了发表的话,当然是可以的。最近有不少的作品我也看了,往往是对一点的批评变成了广泛的批评,本来是正常的批评又变成了夸张的批评。

        直面苦难,揭露苦难是对的,但落笔往往是曲解加夸大。我看你以往的文章,偏向现实主义,且以农村视角叙事居多,我觉得不妨从这片土地找灵感。”

        刘一民的话让刘运生皱着眉头沉思了起来,本想反驳,但也觉得说的很对。想了半天,还是没锊清头绪。只能晃了晃脑袋,起身说道:“一民,你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见解,就算你考不上大学,像你这样的人也留不在文化馆。

        在铺天盖地的讨论声中,还能保持自己的清醒,这才是真正的作家能做到的。我回去好好想一想,你也早点休息。”

        最近《文汇报》上发表了卢心华的《伤痕》,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伤痕文学”这个词,也开始逐渐出现在报纸上,逐渐将批判十年期间的文学都称呼为“伤痕文学”。

        刘一民看了看,只觉得写的太过。他觉得,一切的批评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想到这里,又翻开桌子上的草稿,准备将最新的一个情节补齐再睡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