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对于刘一民来说,他有同样的感慨。只不过,他注定不会在这里,他高考学校报名表都已经填好了。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不少人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冲进了文化馆的大院,一边停车,一边心有余悸地抬头看了看乌云密布的天空。
“幸亏来的早,要不然来的时候说不定这雨就砸身上了!”
“我看不会下,雷声大雨点小!”
“你知道什么?气象部门早就说了,这次有大雨,革委会的人都在大楼里面待命,旗杆上的小绿旗挂了多少个了,还有小黄旗,革委会的人都在准备防洪。”
几人正说着话,忽然察觉到了异常,雨点重重地砸在了他们的身上,刚开始还是稀稀拉拉的,紧接着越来越密集,文化馆房顶的瓦片被打的啪啪响。
“人都来齐了吧。”老张拍了拍自己微湿的中山装,数了数创作组这些人,一个不少全部到齐。
“一民,接下来你给馆里这些人讲讲你的创作经验,你要是没准备好,过几天也行。”老张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生怕他临时怯场。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确实有点仓促。
“老张,没事,我随便讲一讲,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
创作组的办公室有一个黑板,刘一民在上面刷刷写下:“文学作品的根!”
正准备开讲,门口响起了敲门声,老梁举着伞推门走了进来,站在门口笑着说道:“馆长,一民,我们曲艺创作组和文物保护组的同志们,也都想过来听一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