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直白点,如梁蕙兰所分析,今天能够来到现场的大多都是勃拉姆斯的乐迷。
对于真勃拉姆斯的乐迷来说,顺从内心,他们今天能期待的也只有上半场。
勃拉姆斯的音乐太晦涩了,也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多数乐迷真的不认为那位来自蓉城的青年钢琴家能够把握得住。
勃拉姆斯的音乐不是年轻人能够弹的,这是许多乐迷的共识。
人们常用四十而不惑来形容人到中年的一种理想状态。
那是褪去了年少时因无知而无畏的莽撞和愚勇。
那是在岁月的沉淀中变得成熟通达,却依然保留着热情和勇气的状态。
这也是勃拉姆斯的乐迷心目中D大调小协奏曲的气质。
这里记录着勃拉姆斯人到中年的每一个时刻,诉说着勃拉姆斯在不惑之年的所思所想。
所以勃拉姆斯的音乐应该是什么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