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01号选手奏响巴赫的时候众人都感到了极大震撼。
因为在他们心里默认01号选手选择的这首作品只是他们练过的作品,而01号选手却把它带到了这样的赛场。
此刻14号选手奏响的热情同样给他们带来了这样的感觉。
只是这种感觉并没有在众人心里维持太久。
包括小车在内。
小车无意评判,从聆听一首作品的过程来说,她已经对这位姐姐后面的部分失去了期待感。
单纯的从她个人欣赏角度,她认为从32小节附近开始,音乐的对比感就彻底消失不见了。
她是练过贝多芬的,虽然不是这群哥哥姐姐们所谓的那种专门练过,但她也有自己对贝多芬作品的理解。
刚才在听这些哥哥姐姐们讨论莫扎特难点的时候,有一个姐姐说了一个观点她不太认同,好像是04号姐姐说的,她记不清了。
对方大概是想表达莫扎特的触键难度高,所以拉出了贝多芬作品,说贝多芬作品对于触键要求没那么高,更注重情绪上的表达。
小车认可后半句,贝多芬的作品的确更注重情绪上的表达,可在触键的问题上,没有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对于触键没有高要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