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不是留在蓉城还是回老家,归根结底是没有方向感。
他不知道自己留在蓉城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也不知道回到老家自己除了继续干管乐老师之外还能干什么。
现在他明确了,无论未来是回老家还是留在蓉城,他都要继续拓宽自己的专业道路。
周一的早会上,秦勇在谈到今明两年,蓝天要坚持不懈的大搞青少年交响管乐团,其中说到的一个观点让他醍醐灌顶。
‘校园管乐文化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过了十年之久,现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校园都在做,看起来是不是很繁荣,前景一片大好,但是我必须告诉大家,第一轮为期十年的体验期已经结束,大家可以记住我今天的话,很快就有一些音乐教育团队做不下去了,接下来即将迎来这个行业的新一轮洗牌,我们要做什么,找定位,做品牌。’
马涛当时一下就看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无论在蓉城还是在老家,自己的专业都是相对稀缺的。
那么这本身就是他的优势,如果自己在指挥和编排能力上再做技能更新,这无疑可以让他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拥有更多底牌。
马涛想好了,接下来这两年他要跟在秦勇身边好好学习,凭尽全力也要把蓝天青少年交响乐团的低音铜管声部做起来。
做成蓉城的行业标杆,做到专业人士一听这个乐团的低音铜管就伸出大拇指。
他想等到了那一天,他会看到更多东西,那个时候他应该就可以从容决定未来的路走向哪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