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本人只是给这首作品加了一个副标题,‘类似幻想的奏鸣曲’
事实上是一位乐评家听过这首作品之后说,第一乐章令他响起了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于是出版商顺便加上了“月光”的标题。
这一标题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这部作品的广泛传播。
但另一方面该作品也因为过于具象化的标题暗示大大局限了这首乐曲从其他方面被解读的可能性。
二百年来,这首曲目走到哪里都像是要带着“月光”一般。
或许朦胧的月夜总给人浪漫诗意的遐想。
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甚至变成了贝多芬是某天晚上被一位盲女所感动创造了这部作品。
这个故事是假的。
或许人们也愿意相信他们听到这首作品时眼前浮现出的那个在月夜下的盲女魅影。
但李安无意去纠正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