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坚实华丽的下行音列带着温柔的力量回到起点。
随着明亮温和的降E大调展开,现场的气氛终于经过一波三折得以舒缓片刻。
回放引子段落,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剖析一下李安是如何完美的将情绪通过弹奏方法来表达。
首先是雷打不乱的稳定节奏,他始终将节奏作为该段落的基石部分。
其次是对于和弦部分的下键,饱满有力,分量集中,还有和弦之间切换踏板的速度,有心的艺考生一定有注意到李安在每一个和弦落下之前的一瞬提前将踏板踩下去,下一个和弦到来之前必定又提前松开。
以此反复,所以整个引子段落中,他的和弦演奏效果异常清晰,强后即弱的表现力做到了满分。
最后就是拿条三十二分音符音群够成的超长连音线,要做到流畅连贯,音色绝不能尖锐,他采用了一半指尖加一半指肚的落指方式,既保证了音色的颗粒感,又保证了音色的圆润饱满。
整个连线行至最后他做了一个收尾处理。
这里又有值得强调的东西了。
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长连线的句子最后要有一个略微渐慢的处理。
而渐慢并不意味着要渐弱,力量绝不能掉,以同样的力度将最后几个音符奏完即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