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不管生活有多忙碌,他认为他都应该加入一些如穆索尔斯基、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等近代作曲家的钢琴作品。
贝多芬作品+近代作品,这样的穿插练习,从时代跨度上来说着实有些大。
李安也没什么有逻辑基点的思考在其中。
成千上万的钢琴作品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比起半年前,2022年初的他不过深入了一些而已。
而浅尝的代价就是越发感觉到自己的微不足道。
哪怕是他目前最大的技术利器,手指跑动技术。
很多以手指着称的大师指下,在其年轻的时候就能字清晰流畅的乐句中演奏出万花筒一般的声音,随时随地打开手机聆听,都会让他直观的看到那些丰富多姿的声音变化。
而同样的速度,同样的作品,同样的年轻,李安只觉得自己弹奏出来的乐句只有一种声音效果。
参照大师去做对比显然给人一种以卵击石的画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师们也是从第一次见到钢琴开始之后才走向非凡之路。
李安想了解的是大师们在他这个阶段是运用了何种方法在手指技术上进行了新的突破。
所以无论从个人曲库的搭建还是个人技术的提升,他依然需要一名老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