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他们还在为一个颤音的速度争论。
李安坚持要快,在他看来车尔尼应该被归类在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行列,而这个时期的颤音讲究演奏要规范,保持标准的同时并且要快,这是最基本的风格要素。
陈璇则持相反观点,她认为车尔尼的大半生命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度过,后期创作更多的是在整个浪漫主义思潮下完成的,所以应该将颤音演奏的更本我一些。
两个人的观点都有理有据,谁也说服不了谁。
李安不可能用自己更了解车尔尼这样的说法来劝服陈璇,难道就因为他是弹钢琴的?这样多少有些强词夺理。
再者他也没想到陈璇会为了排练这部作品,私下在车尔尼的身世背景上做了那么多功课,心下也为对方这种态度点赞。
总之时间还有,距离最后的成品录制还有一个月,且看最后谁被谁说服。
七点一刻,两人走出九楼电梯,西办公室方向传来大提琴的声音。
七点半,三人的二次合排正式开始。
开始前,李安定了个小目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