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没有变,那为什么音乐变了?从熟悉变得陌生,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安再次抛出问题,“现在再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旋律。”
一个清脆地响指。
反应快或是有经验的孩子已经可以脱口而出为什么音乐给人的感觉变了,因为和弦的变化导致和声走向发生改变,从而再导致大家所熟悉的音乐色彩发生了变化。
色彩的变化最终导致大家听到的音乐发生了变化。
但是李老师的终极问题是——什么是旋律?
孩子们可以得到的已知条件是旋律的功能似乎并没有他们原本以为的那么强大。
就像那首脍炙人口的小夜曲,旋律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改变和声进行就让大家觉得这段旋律没有那么动人了。
三分钟后,李安并没有让某位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没有直接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先从现象上带着孩子们重新认识了旋律的构成。
类似的讲解他在火车上给小车几个孩子已经讲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