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个状态下,肖邦写下了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
据老查理的老师所说,肖邦当时写出这首作品的时候告诉身边的人,这首作品里是他和乔治桑的所有回忆。
相恋九年,这一首曲子里得承载着多少情绪。
肖邦是天才的,所以乍一听,所有人都会觉得这首作品里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忧伤。
尤其是在抒情的慢板中,甜美的旋律像是肖邦与乔治桑在一起幸福生活的场景。
可尽管如此,音乐中仍然不由自主地渗透着一种的淡淡的愁绪。
老查理相信自己的老师没有骗自己,毕竟他老师的老师就是肖邦的学生。
所以在认可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时,他才更加反对给孩子去讲述这些。
一个孩子能够理解这些吗?
可怕的是聪明的孩子会认为老师告诉自己这些是为了让自己在这里寻找演奏的状态和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