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玛祖卡寄情故乡与土地,其音律中包含着浓厚的乡土之情,所以想进入肖邦音乐的深处,聆听一曲肖邦的玛祖卡,是不二之选。
应X老板的恳请,安娜教授为本场音乐会准备了两套完整的玛祖卡作品。
演奏一开始,安娜教授就用她特有的俄派钢琴气韵为舞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异域风情。
对于孩子们的台下而言,玛祖卡舞曲听起来有种别样的奇异感,调子和节奏完全不同于马丁教授演奏的叙事曲和刘笃毅演奏的练习曲。
尤其是第二首三十三号玛祖卡舞曲,安娜教授在一开始用一种像是“东倒西歪”的不规则奏法开篇,接着在变奏时又给人一种“热情随时会减半”的处理,通篇处理皆指向——让音乐处于一种慵懒的摇摆状态。
听惯了梦幻的肖邦,华丽的肖邦,伤感的肖邦,再听这田间地头中挥舞着手臂的肖邦,孩子们很难不觉得有趣。
只不过孩子到底是孩子,很显然这首玛祖卡的旋律不如上一首玛祖卡抓耳,过了新鲜劲,很快就有孩子打起了哈气。
到了最后还能坚持用心聆听的孩子已经没剩几个,但这不妨碍听进去的人跟随着安娜教授的乐思越走越远。
尽管音乐来到最后都没有出现什么大波澜,可这就是肖邦的玛祖卡,简单结构中偶有一抹破空而来的异香,就足够让有心者将脑海展开成一座花园。
穿过摇摇晃晃的音符,静谧花园中随风飘荡的树梢下,那舞蹈的少年,不就是儿时的肖邦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