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关系,他也只能用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为孩子们掀开历史的一角。
结合着孩子听到的音乐,尝试着缩短孩子们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在他看来,孩子们至少应该在这个学琴阶段明白两件事。
第一件,他们现在所演奏的钢琴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第二件,他们现在所演奏的作品,是一个什么样的作曲家创作出来的。
他也希望通过自己对巴赫的解读,抛砖引玉,让老师们思考一下或许未来再给孩子们讲解历史上的音乐家时,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用一种能让孩子直接产生共鸣的方式。
比如,巴赫是个“抄作业”的家伙。
而不是一位强调这位和声之父、钢琴旧约圣经的作者如何如何了不起。
他觉得让孩子们知道一个作曲家的成就并不如让孩子们了解一个作曲家是如何获得这些成就的过程更有意义。
就像给孩子布置一首新曲子之后,很多老师总是习惯站在终点等待着孩子。
这种做法的确方便省事,但是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们会对此习以为常,并认为学习音乐就是一首接着一首不停地演奏新曲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