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仅仅是如此,根本不足以说明巴赫的天才。
在意大利风格盛行的巴洛克时期,维瓦尔第等人统治着国际潮流。
而被当时亨德尔评价为乡巴佬的巴赫,没有迈出过庄园百里的土地。
不同于足迹遍布整个欧洲的亨德尔,巴赫固守田园一生,始终没有走入国际视野,没有任何与外界的交流。
在那个看一场音乐会都要坐半天马车的时代,钢琴还没有诞生。
羽管键琴作为主流键盘乐器,二者在音色的强弱变化上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就在这样一种刻客观条件上,巴赫凭借着他的想象力,或许还有几句从坊间听来的调调,就开始了徒手创作。
今天来看,巴赫整部意大利协奏曲的形式完全不输当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独奏协奏曲。
并能清晰地反映出意大利独奏协奏曲中独奏与竞奏的对比风格。
而在此基础之上,巴赫又在保持完整统一的美学原则之下,从结构上大胆地向传统突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