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当然没问题,但前提是李安必须能给他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
每个人演奏者和指挥都有自己对莫扎特的理解,李安非常能理解。
他的想法是:“方指,您先看这里。”
李安直到主题副题之间的过渡段,“这四个小节的和声是连续性的,最后从属回到主接副题,这里我在开始练习的时候并不顺利,总是容易弹出一种终止的感觉。”
方永波又点点头,这次的点头是认同,因为他也在这里出现了一点点小障碍,也就是说到这里为止,两个人对音乐分析的路线是一致的。
“说下去。”
李安接着往下分析:“但是这里是一个需要突出的乐句,它不像是那种忽然移调或是有重音强调给人预期中的和声模进,可从属回到主的回归感就会给人一种定式感觉。”
一顿,“所以我想有没有这种可能,既然和声框架是固定的,那么我们能不能让这一段脱离原有的速度区。”
方永波接过话:“用速度推进,强调一个可以预期,做出一个惊讶的戏剧效果。”
这种处理方式方永波当时有考虑过,但是怎么催,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所以思来想去决定这里的速度不变,到了副部再用分句的强弱互动来搭起整个段落的桥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