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联想到昨天,孩子演奏激流时的那种近似激进的跑句,每一组十六,每一组大跳都像是在宣泄一般,他当时不解,只觉得孩子太用力了。
或许在此刻耳边的k.310第二乐章中他能找到答桉。
如此之慢的第二乐章,李安不是第一次听。
从乐章一开始,蔡丰年几乎每个音都在贴键,像是解开了第一乐章的愁绪。
f大调上平稳进行的旋律转入c大调之后变得更加柔和。
而随着音乐持续进行,到了后半部分,隐藏在这柔美之下的汹涌暗流逐渐浮现。
惶恐不安的情绪再度降临。
在经过不安到平静,到柔美,再忽入焦虑,大量表情对比之下,整个乐章也随之进入高潮。
充斥着反抗的每一颗音符,都像是一把剪刀,剪碎了乐章一开始营造出的柔和美感。
孩子在发泄。
比昨天演奏激流时的那种直接发泄,今天的发泄方式更具有破坏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