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的队伍先是去了二楼,那里有100:1的模型,和一些原理讲解,俞院士很热情,也很卖力。
这位八十岁的老先生尽量的,将自己可能是此生最后“作品”的激波风洞,以及它的未来讲解给众人听。
从人员气场来看,参观队伍里为首的七八人,不是院士也至少是局级,而且是京北的局级
这些人中包括相关领域的学者,亦或者管理经费、立项的部门领导,可以说他们能够决定JF-12项目的未来。
之后一行人下来,去往了工程现场。
由于现场空旷,又有工作杂音,俞院士中气不足的音量已经让参观队伍有些听不清了,俞红孺转头看了一眼道:“人老气短,小翟,这里你来给大家简单讲讲吧。”
翟达并未怯场,上前一步,无缝衔接解说道:
“各位请看,这就是JF-12的驱动段,一会儿这里面会冲入高压氢氧混合气体,难点在于等焓加压,为防止温度异常,管壁内有集成的吸收式制冷设施”
带着队伍,从头走到尾,共计247米,翟达侃侃而谈,对每个结构都有足够的认识,甚至能回答一些院士的提问。
让俞红孺感觉惊喜连连。
这种程度的理解,不全是因为翟达亲自参与过几天,也是【纯金探秘手杖】的功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