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顾芬的出现,似乎是这一世“抽丝剥茧”的最后一块拼图,对方说的越隐晦,就越让翟达确信!
哪怕是打哑谜。
老人的声音不急不缓,似乎自己也在回忆中:
“当年在生产队,李大哥嗯,他当时叫李华我可能还未适应,就让我用李大哥这个称呼吧”
“李大哥比我大几岁,照顾我很多,那边条件艰苦,很多次我都坚持不下来了,想跑,想找各种借口离开,其实是不可能的,甚至是很危险的,是于大哥一直劝解我,开导我”
“‘上S下X’结束时,我还说回家乡后若能再见,就介绍自己姐姐给他,要当他小舅子那时情况特殊,我们都不能说自己来自哪里,只知道返回原单位我俩口音、习惯都很像,根本没想过他来自散装省这种可能。”
“结果我回到了601所他却回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纺厂那样的地方,又如何能够有好的发展他其实应该有机会的,但凡脸皮厚一点,找找关系,都不至于锁在毛纺厂这么多年。”
宋顾芬心里有些唏嘘,当年的规矩确实极严,但毕竟是上万人参与过的,又经历数十年时代变迁。
不少人都会在遇到困难,或者谋求发展时,写写信、诉诉苦。
诚然这事儿,地方上是绝无可能知道任何信息的,哪怕上面也只有一个唯一的部门,以“被动守秘”的方式存在,除了保存资料什么都不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