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因为同时服务一些实验室,所以不存在“强制关门”时间,一些苦逼实验人经常等结果到凌晨,相当于24h可用。
对于各实验室的人来说,使用设备需要提前申请以免撞车,但对于工创中心的自己人来说不用,高端设备留个登记就行,低端设备随便用,武强说如果撞上了实验室的,还是要优先让给人家。
翟达对此没有意见,之后快速沉浸在各种“游乐设施”中。
“护腕发牌器”需要的东西不少,但并非每一个都得亲自打磨,比如一些标准化的齿轮结构,难点在于那台金属3D打印机。
他最终还是决定体验一把高级货,而不是全手工。
现在的3d打印可不是十几年后,那种胶佬自己打印手办的易操作版,设备从体积到使用难度都是“工业级”的,需要建模、转化成分层打印路径、激光矫正参数、填充惰性气体,然后一遍一遍尝试,寻找最佳的结构。
翟达的CAD并不强,只是会用罢了,许学军那边的工坊更多依赖手工而不是电脑,他也就是自己抽空自学的程度,所以建模过程最熬人。
气的想砸鼠标!
最后甚至产生了“老子还不如纯手工打造算了,又不是搞不出”的想法。
换手工,说不定这时候已经在抛光了,结果现在还在建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