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终的良品率就是90%的十次方,只有可怜的34.8%。
一般来说,半导体行业需要有50%以上的综合良品率,才有工业化生产的价值,比如他们的衬底供应商“英飞凌”,自身的良品率也才60%左右。
良品率达到70%以上,才有大规模量产的条件。
90%以上,才能称之为“成熟工艺”。
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被提出十几年来,迟迟未能在市场大放异彩的原因,良率低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即便是全球前列的英飞凌(他们的衬底供应商),也不怎么滴。
能挣钱么?能的兄弟,毕竟是高精尖不是?一块底衬几万块,一套设备上千万,当然是能挣钱的。
但能量产么?能广泛应用么?能产业赋能么?都不行。
目前来说,碳化硅项目组依靠天才们自身禀赋的补足,一段时间学习后最终良品率达到了70%左右(坑爹TEL设备拉低了许多)。
但这只是实验室级别制备,等量产时由工人操作还要降。
“良率不能光靠设备买回来,真金白银砸下去才进行实验,量产前就要尽可能优化工艺和工序,当然设备优化也很重要,再之后才是投产,不过你放心,我上面有人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