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08年起再往后看,笔名、本名则关乎工作内容,笔名意味着基本只专注于幕后和纯粹的文字工作,本名则会有更多的对外开拓机会,揽取更多的名气。
随着社会发展,作家的“就业面”也更广阔了,编剧、电视节目、讲课等都是直接关联的,远一点的去当个导演、明星,开娱乐公司也不少,比如未来的韩函和郭金明。
而对翟达来说,关键点是要不要在营销上打他高考生/高分考生这张牌。
或者说以他有机会搏一搏状元的身份(虽然卢薇估分比他高),只要打这张牌,马甲分分钟被扒掉,反倒是损失了一波转化率。
几经商议后,从现实角度出发,凤凰传媒那边也是希望他用本名,这样能最大程度承载后续的“能量”,翟达思虑过后就同意了,他也需要名气来反哺即将出现的教婄基地。
甚至更远的未来其他事业。
连韩函的推荐语都搞定了,翟达越来越有了成为一个“作家”的实感。
一个前世的“文案牛马”,重生后也算超进化了。
“都决定好的事儿,我又没做见不得人的事儿,本名就本名吧。”
娄恩笑道:“那就好,这个夏天,必然会留下你的名字!”
书,他写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