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远的十指在键盘上化作一道道残影,他迅速调出了赵文杰团队公开发表在《细胞生物学前沿》上的论文数据,同时在另一侧窗口打开了U盘里的原始数据库备份。
比对程序启动,屏幕被红色的警示框一条条地分割开来。
“看这里,”林修远指着其中一组数据,声音冰冷,“原始数据显示,在第72小时,实验组的T细胞活性出现了明显的断崖式下跌,并伴有细胞因子风暴的前兆。但在公开发表的版本里,这个时间点的数据被后面第96小时的峰值数据给‘平滑’替代了。”
他又指向另一处:“还有这里,关于脱靶效应的分析。原始记录中有三例样本出现了严重的基因序列非预期性突变,而论文里,这三例样本被直接剔除,理由是‘样本污染’。多么拙劣又经典的借口!”
一处,两处,三处……随着比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篡改痕迹被血淋淋地揭示出来。
每一个被修改的字符,都像一把尖刀,刺在林修远的神经上。
他低声说道,与其说是对林浩然说,不如说是对自己说:“这不仅仅是学术造假。如果基于这份虚假的数据推进临床试验,就等于把患者置于未知的巨大风险之中。这是谋杀,慢性的、以科学之名进行的谋杀。”
林浩然浑身一颤,他显然没想得这么深,此刻被林修远点破,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心内科的主治医师高晓琳端着两杯热咖啡走了进来。
她看到了两人凝重的脸色和屏幕上刺目的红色警示,立刻意识到了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