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祭祀古火神祝融的神台。”老圣女兀然开口道,“楚人自称为祝融之后,诗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之伯庸’。”
“祝融?”
陈易喃喃道,如今这世道,佛道儒并立三教,余下皆为九流,上古之事早已无人问津,藏匿于只言片语之中,他没比寻常人多上多少,只依稀记得,上古之时,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撞不周山,天柱折,天门开裂。
念及此处,陈易忽道:“老东西,你说的‘帝’…是谁?”
“高阳,又或者说…颛顼。”
陈易神色微动,心中凛然,马上又问:“颛顼跟祝融又是什么关系?”
“据我所知,颛顼即是祝融,或者说…祝融之一。”老圣女顿了顿道:“无尽岁月以前,祝融是神位,在其位者为祝融,颛顼是祝融,大禹也是祝融,司掌天下之火。”
得了回答,本该就此点头肯定,陈易却旋即直问道:“你怎会知道这些?”他忽然又想到什么,缓缓道:“你们明暗神教拜火,即是拜祝融?”
“拜火?”老圣女冷笑了一声,“我们不只是在拜火,我们是在拜‘明’,明即是光,即是明尊,凡物有明,我们都拜,只不过那些人见我们拜火觉得稀奇,所以蔑称我们是拜火教,可放到上古年代,也不知谁稀奇。”
“不过有一点你说得不错,我神教确有祝融之位,只不过不叫祝融,而是……”她顿了顿,缓缓吐出几个音节,“持世明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