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实现击沉敌舰这一战术目标,从17世纪开始,世界上的主要海军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建造风帆战列舰。这种战舰以大型木质帆船为基础,主要武器为火炮,安装于底层甲板,与龙骨成直角,通过舷侧炮眼向外开火。9世纪初,典型的风帆战列舰配备有两层或三层火炮甲板,装有50门以上甚至上百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其中,最常见的是装有74门火炮的船型,排水量达1630吨,船员700名,可进行越洋海战。而这种军舰之所以被叫做“战列舰”,是因为军舰在作战时,必须始终排成纵列,在通过敌舰附近时侧舷齐射。而采用这种战术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舰船上配备的火炮性能较差,又缺乏有效的火力控制系统,射击效果受海流、风向等自然因素制约较大。再加上当时普遍使用的黑火药会在射击后产生大量硝烟,干扰舰队的通信指挥。只有成战列纵队前进时,才能用火炮的数量弥补精度的不足,达成作战目标。
到了近现代,火炮和导弹的应用,海战基本都发生在视界之外了。
双方海兵根本看不到对方,都是拿导弹和火炮互射,谁特么会傻乎乎的凑近了跳帮。
到了星际海战,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
双方舰队的距离非常非常远,很少会有人让舰队抵近肉搏……大家都在比射程和精度。
但阿斯加德是个例外。
他们很少会用大炮巨舰。
毕竟他们有彩虹桥,可以直接传送到敌舰之上!
然后直接用肉搏结束战斗。
这一优势,是其他文明根本不具备的。
这也导致了,阿斯加德人对高质量冷兵器的需求一直都存在,这也让矮人一直都有饭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