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自然是谢玉之前的学生已经在各部补了吏身,古人保密意识比现代人还差的。
听墙根,确实是获取信息经典办法。
对于不利的话,他们多听一耳朵后,自然传了过来。
这事其实不用他们传,谢玉就能预料到的,看到面前只知道开心喜气的举子们,他们哪里知道谢玉为他们承担的风险。
录取名额有限,在高级文官眼中自然读书人越多越好,但在低级甚至中级文官眼中,自然是竞争压力越小越好。
尤其是再一些豪贵眼中,谢玉这帮泥腿子起来了,自然会挤占他们的位子。
自然会指使暗中资助的御史都察院的之类的谏官,攻击谢玉一下!
可他们的行为谢玉自然就不怕,一是自己也是清流,二是虽然有擦边球的嫌疑,但无碍律法。
最多被道德上谴责了,但这样的谴责,不少读书人虽附和
,但反而会更向谢玉靠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