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步的方式,就是给谢玉家里的村委会打电话。
村委会的主任,还是这原身未出五服的亲戚。
对于教导主动打“问候求证”,操着一口半土半正式的话,解释起来。
谢玉倒是偶尔听到“嗯嗯”,“对着呢!”,“他家穷的掉渣!”的词语。
果然是亲戚!
教导主任让谢玉走了绿色通道,谢玉的初步贫困生证明,就算通过了。
其实学校也没那个人力,去原身家里家里核对。
再说谢玉申请的是最低的一年二千块的贫困生补助,教导主任一签字,基本就顺利通过了!
其实贫困生申请这么不难,就是怕什么面子,所以在班里的不少贫困生名额,多数被还是有些家底的同学给申请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不用白不用,因为不缺,到不怕丢什么面子,甚至还会以此为玩笑自嘲。
浑不知这是那真正的贫困生唯一的自尊和坚持了,记忆中原身家里大一还能勉强支持,大二也不得不申请贫困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