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时大军归朝时,所有文臣一体讨伐谢玉的主要原因。
但为国来说,谢玉确实有大功,那些在汴京城中做生意的夏人,原来嚣张的厉害,现在用谢玉的名头恐吓,特别好使。
更别说,夏使入朝求和,第一要求就是杀掉谢玉。
这反而激发了文臣的书生意气,杀不杀谢玉是他们说了算了,但敌人若想杀,文臣们自然就想保。
后一事,仁德帝做了判罚后,文臣发现利用谢玉的名头,恐吓夏使好像特别管用。
不止朝中,就是民间也是如此。
如此,这次北辽南犯,在文臣的眼中,谢玉也不是不能用。
文臣们都这样说了,又见其他武勋推诿,仁德帝也只得点了谢玉的将。
其实,仁德心里确实认可谢玉的。
让侍卫在账外等候,谢玉解剑入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