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明面上的照顾。
有时选择确实很重要,曹太后连续贬谪了三批,不知真假的“保皇派”。
让不少提前表达忠心的“师范生”占了不少便宜,不少本身有政绩下,已经开始升府入道,入京的也是有的,正好可以配合李韦做事。
而在朝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代表激进左派势力的右相秦嗣源了。
对于秦嗣源生气的曹太后也是给他安排了一个好工作,那就是让他这个硬气的主战派,去北方和梁国谈,代表武朝屈辱的岁币问题。
在朝堂上,在曹太后的挑唆下,秦嗣源不得不去了。
谢玉几次想张嘴,碍于曹太后近些时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威风,最终没有开口。
现在还是先苟着、活着吧!
就如同当年的李鸿章之于辛丑条约。
果,等右相秦嗣源谈好回归,谈好一份类似檀渊之盟的黑水之盟。
本只是先帝的坑,但在有心人的宣传下,左派主战派内部出现分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