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说:“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谢玉说:“无忏无愧的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
“大师缘何为大师?晚安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老僧思忖了一下,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清净自在。”
谢玉双手合十给老僧恭敬行了一个佛礼,说道:“谢大师!”
老僧突然反问谢玉:“不知施主如何看待:“释、道、儒三家。”
这问题老僧问的突兀,谢玉思索了下回道:“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国人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
“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
说到这里谢玉停顿了下,欲言又止,因为谢玉知道有些话,不是适合这个时代的。
只是老僧又说:“施主尚未畅所欲言,不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