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两百零二章 明牌了,反倒纠结 (3 / 4)

作者:坟土荒草 最后更新:2025/8/4 8:25:08
        这是罗马人在试探汉室底蕴的同时给于汉室的台阶,但老实说,这个台阶汉室其实并不想要。

        虽说罗马人现在已经挑明了这一点,但真要说的话,就这么撕毁盟约,汉室其实是不怎么服气的,安息几乎是被逼着出现了战略失误,并非是故意不救汉军,真要说情有可原。

        第两千两百零二章明牌了,反倒纠结

        好吧,这种只能说是自我安慰,其实仅凭当初盟约上汉室写的是帮扶,压阵,而不是主力,就知道现在汉室早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义务,相反安息并没有完成属于自己的义务。

        诸葛亮当初说是一个月时间,其实也有这一方面的考虑,他当时是打算撤退的,但是这种战争年代,你要撤退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的事情,因为你的退出很大可能会致使整个防线崩溃。

        因而在战争年代,撤退需要给后方,给侧翼的友军,给其他人予以通知,让他们在你走的时候调整防线,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这几乎是所有脑子在线的将领在大军团作战,撤退的时候都会做的事情,至于战争史上,在大军团作战的时候没有给侧翼和后方通知,直接跑了的正规军,印象中也就只有KMT了。

        至于其他时候,那怕是打不过了,要撤退,至少也会给自己人,给友军一个交代,打不过战略转移很正常,但是战略转移前不给自己人和友军通知,直接跑路,让防线缺失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做。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会说,不管如何也要熬过一个月的原因,不是因为来了援军,准确的说道,就那六千白马,丢到这种帝国级别的战场之中,一波大战下去,恐怕连渣滓估计都不会剩下。

        这一个月是诸葛亮打算给于安息人的交代,我们确实打不过罗马人了,我们这边顶不住了,你们赶紧来人接手防线,我们要撤退了。

        一个月后,如果安息还没有反应,那么诸葛亮扭身就走了,因为一个月的时间安息如果还没有援军,那么汉军也就不需要再维护自己的友军了,不管是听到当作没听到,还是想将汉室当枪,汉室都属于是在尽到了自己盟友的义务之后抽身而退的。

        不过罗马的话更进一步的阐述了当前的形势,安息怕是不能派遣多少的援军过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