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千九百七十一章 宗族隐患 (3 / 4)

作者:坟土荒草 最后更新:2025/8/3 9:00:12
        总之很多益州南部的百姓在之前几波战争之中,就已经外迁到了中南半岛的平原上,在那边扎根了。

        然而问题在于,益州南部哪怕经历了很多次的大规模迁移,依旧没有迁移完毕,这边受限于中原地形的缘故,真就是各种崇山峻岭,甚至到目前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汉室已经换了一茬人了。

        当然这种比较好搞,孙乾修路修到这种地方,了解到当地的情况,当地人看在孙乾给他修路,又愿意带他们发家致富的份上,用不了多久就主动的贴近于汉室,然后自然的加入。

        毕竟从身份上讲,这些人也属于汉室的百姓,哪怕被挂了一个蛮子,山民的说法,可本质上他们也是普通的汉民,多多少少也会一些贴近汉语的土话,指手画脚之下,很快就能交流。

        甚至实在是离得远,孙乾直接派人将周围能找到的山区村寨聚集到一起,安排工程队,在适宜的地方给他们建设新的村寨,打通和附近郡县的交通,由当地郡县纳入管理。

        这也是为什么孙乾戏言自己起码挂了上百个XX部落酋长身份的原因,这些百姓最高级的祝福就是你以后就是我们部落主啦,对于我们有生杀大权,孙乾不收还不行的那种。

        当然这些属于正常情况下的操作,如果所有的益州南部村寨都是这种情况的话,孙乾也就不用考虑该如何继续推动益州南部山区里面的百姓进行集村并寨了,只需要找到这些益州南部山区散落的村寨就能逐一完成集村并寨。

        至于道路修建所花费的钱款什么的,一方面这属于必须要投入的成本,另一方面则在于将百姓纳入政府的管理本身就属于应有之意,而且将人口作为一种资源看待的话,这也是一种资源的置换,乃是一种长远思维的发展基准。

        可惜问题就在于并不是所有的益州南部的部落都有一个明事理的头头脑脑,有些人就属于只想要好处不想付出,这就让孙乾很无奈了,尤其是孙乾也没怎么想让他们付出什么,就是纯粹的想要干掉农奴制度,解放人力,进行比较科学的管理而已。

        然而就是有一些人完全无法说服,再加上益州南部多山,孙乾只能缓速推进,结果一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办法搞定这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