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当然是能摆则摆,摆不了就反呗!
这也是为什么刘邦打入关中的时候,老秦人连反应都没有,等刘邦约法三章之后,老秦人甚至欢呼迎接,没办法,太惨了,特么的都变成刑徒了,能不反吗?
要知道在秦始皇陵旁边,赵背户村出土的瓦志,大秦后期已经混到了非常离谱的程度,三十二墓葬里面,十九个有瓦志的,十一个都有爵位,而这十一个有爵位的除了一个是作为监工来的,剩下十个都是因为居赀赎债来这边干活偿还欠债的。
更糟心的在于,这十个人的爵位最高的都特么的四级爵位了。
都不说那些过分的话了,四级爵位不更,哪怕不领国家发放的伙食,禄米,光是自家的四百亩地,怎么着都不可能混到这种程度,都别说是秦朝的,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时代,有四百亩耕地,都混不到这个地步。
按正常来讲,这种条件,在地方基本都鬼混着放债鱼肉乡里呢,结果被整到资不抵债,破产来骊山给始皇帝修皇陵,老秦人什么感想,老秦人都麻了好吧,老实说,对于老秦人而言,还不如不统一了。
最起码没统一的时候,挖出来的秦简,基本都是这些低级爵位在买肉,买酒,放贷,给别人借钱,黑别人的款子,打官司搞钱等等,虽说也不是什么好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明显能感受到日子过的非常好。
起码能对得起自己玩命去战场拼一把。
结果统一之后,三年破产,五年刑徒,老秦人没反,八成都是看在始皇帝活着,寄希望于对方什么时候良心大发,给大家将田亩一发的份上。
当然老秦人估计也没想过,天下就两亿亩,凑不够六亿亩给大家发,始皇帝知道,所以始皇帝直接不发,等着这群人老死,人死债消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