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陈曦也没有解释,但有些时候,陈曦的沉默,会被不同立场的人进行贴合自身立场的解读,就比方说皇甫嵩就坚信陈曦对于黄巾的妥协,只是为了更好的稳定天下,而不是真的认为小民造反的正确性。
反过来,黄巾在陈曦兑现了一个个许下的关于衣食住行的诺言之后,也相信陈曦所言的正义确实是存在了,他们当年也确实是在争取这份未来,只是他们不具备这种思想智慧和相关的理论体系。
总之大家到现在确实是信了陈曦念的经,但经念出去之后,各家的解读各不相同,甚至是南辕北辙,对此陈曦只能说一句,百家出自易,一源而道反,倒也是正理。
所以陈曦对于很多事情看的很开,甚至对于未来有人将他的经念歪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也就这么一回事了,反正在自己尚且能把控的时代,尽可能的打个样,让后来者有法可依就是了。
故而面对白起的问题,陈曦的态度很是随意,他真的改了,甚至连东汉的雇佣兵/临时工的制度都改了,他在这一方面尽可能做到完美了。
“好像是的。”白起回忆了一下,他看官方史册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不是好像,是事实,而且欠了的,甚至还会还,大汉朝能一直撑着,也就靠不管怎么整,正规军确实给发粮饷这个了。”陈曦颇为无语的说道,不过也得承认,这招确实有效。
“说起来,老兵只要放养在战场上,时间长了,他们掌握的天赋就会更适应战场这个,没啥问题吧。”陈曦看着白起询问道。
第四千七百四十五章我的立场
“应该是的。”白起想了想说道。
“什么叫做应该是的?”陈曦一脸诡异的询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