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千七百二十二章 开赛 (2 / 10)

作者:坟土荒草 最后更新:2025/7/29 13:50:29
        这个观念让这些人完全可以在效忠君主的同时,效忠天子。

        至于说君主和天子冲突了,那就只能算自己倒霉了。

        泽纳来的时候其实就将顺了双方的关系,如果认大月氏五翁侯是宣帝册封这一事实的话,那他和汉天子的关系就是,他是汉天子的臣民,同样不管认不认宣帝册封五翁侯的这一事实,他都是韦苏提婆一世的臣属。

        而既然他愿意不远方里从恒河来到长安,那其实就意味着他已经接受了五翁侯这个事实,在这个逻辑下,刘桐作为摄政长公主,那就是事实上的天子,自然具备诏令泽纳为他而战的资格。

        当然,别让他去打另一个主君,打别的什么玩意儿都行。

        再加上二重君主观这玩意儿在先秦到先汉事实存在,但真正挑明这个观念的,其实也是汉宣帝一一「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人算半个君。

        这玩意儿可以说是二重君主观被挑明的宣言了,在这句话之前,二重君主观虽说也存在,但并没有挑明,而是一种默许的潜规则,但这句话之后,算是挑明了。

        所以汉末三国的时候,才有袁家所谓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一死,大量官僚直接号召为袁报仇,再比如举荐王允的郡太守,因为被宦官陷害,汉桓帝处死了这个郡太守,王允给郡太守扶棺,并且守孝三年。

        当然社会形成这个观念和思潮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封建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难度太高,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离开出生地五十里,郡与郡之间近乎独立的王国,甚至各有风俗,另一方面则是从先秦一直流传下来某种官僚体系的自然习惯。

        以汉代为例,一个人当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家系统化察举征辟,这种相当于皇帝征辟你当官,另一种则是有资格开府的丞相、三公、郡守、州牧、四方以上的将军,征召的属于自己的手下。

        当然诸如你原本是第二种征召的手下,然后因为你有才华,对方又把你举荐给皇帝了,这就算是门生故吏,不过相对于第二种的人身依附程度,第三种就可以相对弹性的来处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