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是这么说的,但刘桐面上的笑容证明她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不过也对,早些年才登基的时候,她还没调整过来,现在的话,多点少点,其实已经无所谓了,不会影响她以后生活了。
另一边,陈曦将白起给的律令印玺收了起来,沿着宫门往外走,今个对于陈曦而言,算是被刘桐抓住破绽了,但在这事上,陈曦还是很坚定的,只要刘桐还是可劲的埋头存钱,陈曦就不可能给她发太多的生活费。
和古典时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不同,陈曦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拔高了这个时代的经济框架和体系,使得当前汉室的经济已经开始像后世消费和生产的逻辑方向扭转。
简单来讲,就是生产的玩意儿,必须要有人来购买,形成货币的流转才能维持国家经济体系的蒸蒸日上。
将这玩意儿简化到极致就是,陈曦发的兑票,必须要进入交易环节,而且是高速流转环节,才能有效的推动国家经济。
流转的越快,陈曦发的兑票就越保值,听起来好像很离谱,但实际上纸币在高速交易的时候,本身就是将信用的逻辑不断在复述,当一笔钱不断地在市场上流转的时候,这笔钱所能创造的效益是大于钱本身的。
这也是在消费端向好的时候,政府的一笔钱砸入市场,能给国家整体带来比这笔钱更多的价值,这个时候哪怕是略微超额的投钱,对于国家都是有好处的,因为这笔钱真的是在参与生产消费,加强经济流动。
陈曦不喜欢给刘桐大额压岁钱,但韩信过来要钱,甭管是什么离谱的理由,陈曦一般当场就给了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韩信只要把钱拿到手,甭管是多少,他很快就将钱花了,不管这些钱花在什么地方,不管是购入了什么东西,还是购买了什么服务,甚至一时兴起去听曲儿打赏了,最起码这笔钱是流入市场,进行了运转。
换句话说,这笔钱的使用方式是完全合乎陈曦的经济逻辑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