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只会说,这些东西需要走流程,你按照流程走完,我多少天之内能送到,你说要加速,抱歉,就是这个流程,你要加速,你就自己想办法。
全程没有一点坑人的地方,就是实打实的规则如此,你不满意也只能忍着,没啥好说的。
两者同样是讲规矩,但两者的规矩是两码事,诸葛亮的规矩是可以量化的规矩,司马朗的规矩是很难量化的,偏向于唯心的规矩。
“其实伯达那边,只要明说支援的粮草需要多少天抵达,哪怕因为中亚当前的大环境导致这个时间稍微长一点,比方说到袁家需要四十天,到杨家需要五十五天等等,各大世家其实也能接受。”糜竺少有的在这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毕竟他其实挺看好司马朗的。
“是的,伯达只要直说多少天能达到,而不是表示肯定能在袁杨两家粮食耗尽之前肯定送达,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陈曦点了点头说道,“前者是规矩,哪怕慢点,别人也说不了什么,后者那不是规矩,那是威胁。”
话说间陈曦看了看诸葛亮,诸葛亮神色沉静,没有说啥,为什么他当年也是讲规矩,却没人说他是在威胁老曹,说白了不就是他有明确的时间点。
甚至如果你能做好规划的话,甚至可以利用这种规矩,因为诸葛亮就是踩着点,绝对不会早,也绝对不会晚,说这个点就这个点。
有一说一,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绝对扎死了的规矩,其实也是一种好规矩,最起码真的明了,不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了。
诸葛亮对曹操做的就是这种,让曹操心中憋口气的原因实际上不在于规矩层面的碾压,而是诸葛亮在服务其他人的时候做的太好了,对他曹操的时候就是纯粹的机器人。
两相对比之下,让曹操很是窝火,而且持续的越久越窝火,哪怕曹操到后面也找到了利用这种规则的手段,依旧会非常的窝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