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千一百七十六章 表里 (1 / 6)

作者:坟土荒草 最后更新:2025/7/29 13:50:29
        第四千一百七十六章表里

        “唯一可虑的其实就是产业搬过来之后,在一两年之内产品的精度肯定是大问题。”陈曦很是无奈的说道。

        没有秦始皇的印度,就没办法完成各种细节上的统一。

        哪怕是陈曦这个时代,真要从本质上来说,那也是吃了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红利。

        汉室能将陈曦的新式度量衡彻底发展起来,除了有产业化推进,导致各地方百姓和官方使用量大增,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汉室的度量衡在曾经就是基本一致的。

        故而对于汉室的百姓而言,陈曦的新式度量衡,只是换了一个尺码,而不是换了一种规矩,可对于印度而言,这就相当于换了一种规矩,这么一来产业化吸收人口,早期生产出来的基本也就是废品。

        实际上陈曦能轻易的开疆成功,则是吃了汉朝四百年开拓的红利,周围那些靠得近的国家,哪怕没有被汉朝吞并,也都在文化和传承上被汉室所干涉,吞并吸收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中亚、恒河这边之所以推进慢,说白了不就是汉朝的天威没砸到这些地方,文化没扩张到这些地方,导致陈曦得将之前四百年的功课全部补上,这也是陈曦要建设一个大型汉文化圈的原因。

        圈子越大,外围接触面也就越大,维持的时间越长,鼎盛期越繁华,周围接触区域就会自发的被这种文化所同化,汉如此,唐如此,可以说后世中原统一对于周围藩属都有强宣称,其实都是这么一点点积累上来的。

        这种日积月累的同化,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到中原在某一代突然起势的时候,这些范围就会自然都被纳入王化,所谓的统一,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并非是收复旧土,其实还有开拓版图的意义。

        这也是先辈积极宣扬自身存在感,对于周围施加压力,使之心慕华夏文明的原因,只可惜秦汉的积累,陈曦已经吃光了,要是换唐朝之后,最起码现在中亚那边,陈曦绝对摆平了,可惜现在只能靠自己。

        “不过废品就废品吧。”陈曦叹了口气,“反正也不是为了赚钱,资源也是从本地调取的,没什么成本,就当花费时间用工作进行维稳了,等到后期彻底改过来了,那些就当是培训成本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