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不通神殿政务,但颇懂数术,可给韦大人,和诸位神庙的大人算一笔账。”
“以严光庙为例,两百年间要进阶,它必须维持十年大祭、年年小祭。”
“大祭之年则必须日祭,每日需四次,每次需以三牲之礼为祭。即牛、羊、马、丝绸、玉器、铜器、共计一百六十件。”
“即便祭礼可重复使用,一年仍旧需上食一千六百九十五次,其余五十一座庙宇,虽不如严光庙势大,但下官算了算,这五十二座庙宇,共计需上食三万四千四百五十三次。”
“每逢月祭,还得请卫士抬神像游街、请庙祝、家臣、乐师、每次出动,必不少于三千人,一年出动人次达到了十万之数。”
“每当游街,信奉的百姓会买香烛、纸钱、甚至还会投铜钱至功德箱,十万人次就算每次只投10钱,也是十几万两,而事实上这个数目只会更多!兵界都无法统计。”
“这还只是一年,只说那些私设的神庙,安平府可是还有朝廷册封的正神啊!百姓不信则罢,若信,则宁愿要自己过得穷苦,也要供养信奉的神灵。”
“两百年间,这52座庙宇吸取几代民力,何以亿万计?受益者又真到了百姓身上吗?”
“即便那些阴神有所谓功德之事,何须野神来做?!”
“吸取民力,越权专私,此为第一该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