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耳则是默然。
孔丘没有得到李耳的回应,怒而周游列国,收七十二门徒,教化天下。
其核心只有一字,曰,礼!
孔丘这一生都在为了礼乐奔波,他闻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欲报之。卫人赏之以邑,仲叔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
孔丘大怒,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于孔丘一生而言,礼乐此等能区分阶级,彰显身份地位的存在是绝顶重要的。
孔丘以为是自己同李耳思想不同,实则,李耳早就知道其中道理。
正是在孔丘离去后,李耳发出了那句虽然平淡,但是细细读来却如同惊雷在耳的感叹。
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
天道将人与禽兽等同,此为天地一视同仁之仁,然而,人不愿意为禽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