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得道高僧,如沙州的洪辩、悟真等人,刘继隆是十分尊敬的。
但是对于不少打着得道高僧名头,干着鸡鸣狗盗之事的僧人,他就没有那么好脾气了。
法海在江南的名声确实不错,但刘继隆不相信金山寺数百僧众就两千多亩佛田。
别的不说,裴休这层宰相身份摆在台前,身为其长子的法海就算百般拒绝,也架不住江南那些官员、富商的捐献。
金山寺要是只有那么点田,法海估计连来长安的路费都凑不齐。
当然,刘继隆并非觉得法海是个欺世盗名之辈,只是他为了保护佛寺僧众,继而对李漼说谎的事情,也让刘继隆差不多看清了这件事情的本质。
本质在于,天下佛寺僧众必然占据了天下的大量资源,祠部所说的寺庙近万,佛田数百万,估计还是往保守说的。
毕竟经历了武宗灭佛一事,这些寺庙僧众估计也不敢把寺庙佛田往多了报。
昔年《唐六典》中曾有规定:“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
这样的规定,导致了僧尼不仅能从国家获得土地,同时还享受着不缴纳赋税的特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