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随着剑南道人口的不断涌入,许多拥有技巧的工匠也得到了重用。
对于年迈的工匠,刘继隆将他们集结起来,召集一些有兴趣的小学毕业学子去向他们学习。
年轻些的工匠,则是直接参与劳动。
二者虽然工作方式不同,但工钱却是统一的每年五十贯,同样享受公田的福利。
当然,这种待遇只有拥有特殊技艺的工匠才能拥有,不是任意工匠都能拿五十贯年俸的。
剑南道的工匠除了带来火墙技艺,也带来了诸如冰室、造船、修建房屋及亭台楼阁的技艺。
相比较丢失技艺的河陇工匠,他们的技艺堪称巧夺天工。
只是这些巧夺天工的手艺并非服务自己,而是服务官员。
刘继隆也是其中一员,但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因为工匠,他才能享受到,因此对工匠们十分尊重。
不过不少官员却不以为然,只知道享受叫苦,却也不想想昔年为奴时,自己又是什么模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