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制作甲胄与兵器消耗铁料较多,但百姓也不至于用不起铁制农具吧。
“关中百姓自然是在用铁质的农具,不过许多百姓所用的铁质农具,质量往往不能长久。”
“反倒是山丹百姓所用的农具质量上佳,便是用上五六年都不成问题。”
悟真说着关中百姓所用农具和山丹百姓所用农具的不同,刘继隆听后点头表示了解,而悟真则是继续在观察山丹城。
不得不说,山丹城的干净整洁程度远超他所见的任何城池,而百姓的面貌也是他走过那么多城池中精神、状态最好的,便是长安百姓都不如山丹百姓的精神、状态好。
在山丹,悟真可以时不时瞧见一些有赘肉的农户,但在其他地方却见不到。
正因如此,他在与刘继隆散步时,特意询问了刘继隆治理山丹的章程。
其实刘继隆也没有什么章程,在今年秋收之前,山丹要么就是军管,要么就是半军管,所有粮食基本都是上交后再按劳分配,亦或者是五五分后按劳分配。
因为是按劳分配,因此就不存在让百姓自费服徭役的情况,保障了每个百姓每天都能有足够的粮食吃。
这种做法在刘继隆看来是十分正常的,将资源按劳分配,这才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