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吕祖诗里的“他时功满后,直入大罗天”这句话,可见在吕祖看来,大罗天是修行的终点。
在道家的说法,一共有三十六重天,其中的前三重,便是大罗天。
这里是三清所待之地,李白的诗里写的“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中的白玉京,便是在大罗天。
所以,“大罗洞观”最直接的意思,便是站在三十三重天之上,细致入微的洞察一切。
而这,符合张之维对观法的看法。
在修道过程中,很多寻常人难以理解的东西,张之维都是意识拔高,跳出外景限制,俯瞰全局,从而有所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是这个道理。
只不过,他跳出去后,所站的地方不是大罗天,而是内景。
至于大罗天是不是内景,他不清楚。
甚至无法判断,这个大罗到底只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还是指一个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