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星图上的一些圆坑,视星等能达到7、7.5。
更变态的是,天文学里有种叫变星的概念,恒星或恒星系统,会因为自身物理状态导致亮度变化,如脉动变星、爆发变星。
岩壁上的星图明显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鬼知道古沧泽国时期,哪颗星星亮,哪颗星星不亮。
最后还是李晟出手,靠着手机里的星图app与多线脑域法,和张扶鸾把星图拼凑完整。
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疑点。
一,通过星图的微小偏差反推,其观测地点不在北半球,甚至不在地球,而在月亮上。
更准确点,在月球的北纬十一度。
二,星图绘制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4世纪,证据则是心宿二(天蝎座α星)附近有一颗超新星爆发。
此事在殷商甲骨上亦有记载,“七日已已夕新大星并火。”
公元前14世纪的月球.这星图怕不是嫦娥画的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