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49章 钢铁与金融 (2 / 3)

作者:烟火酒颂 最后更新:2025/7/26 8:40:01
        而且卢森堡不会对外披露某家公司的税收信息,换言之,只要双方保密,外人不会知道这家公司到底交了多少税款。

        靠着这样的税收政策,卢森堡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入驻。

        美、日、英、法、德、意多国的知名跨国集团,几乎都在卢森堡境内设立了欧洲总部或者重要分部,有的公司甚至没有设立实际的办公地点,只是在卢森堡境内进行了公司注册、设置好公司的银行账户,就开始转移经营利润了。

        此外,卢森堡的银行还与瑞士银行一样,会对客户信息进行高度保密,在银行开户不需要任何手续,不需要登记名字、地址,只需要办理一份用以存取的凭证,就能完成开户并进行存取。

        这吸引了不少军火商、或者黑灰色行业的交易者,就算在卢森堡境内的银行存钱没有利息,还要定期交保管费,这些人也很乐意出那笔保管费。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银行自然也乐意将业务发展到卢森堡。

        毕竟在卢森堡开银行,银行不仅不用给储户支付利息,还能收取保管费,要是储户经营着黑产、灰产,说不定哪一天人就被弄死了,给银行留一笔数年、数十年不会取走的资金,银行可以拿着这笔钱在外面尽情投资,哪家银行能抵挡这种诱惑?

        这也导致卢森堡境内有着200多家银行坐落,就连菲尔德集团,早年也在卢森堡设立过金融机构。

        而银行、金融机构的扎根,又让各大跨国公司可以放心、且便捷地将经营利润转移过来,促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就这样,卢森堡的金融业开始高速发展,每天都有大量资金涌入、涌出,就算只收取一些相对低额的税收,卢森堡也很快成为了全世界人均Gdp第一的国家,在这方面超越了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

        随后,欧盟审计局、欧洲法院、欧洲议会总秘书处、欧洲投资银行、欧洲金融基金会等机构也在卢森堡设立了总部,卢森堡被称作继伦敦、法兰克福之后的第三个欧洲金融中心。

        不过,在卢森堡的税收政策下,跨国公司每年省去了税务支出,卢森堡收获各大跨国公司每年上缴税费,这种行为其实侵占了其他国家的利益,考虑到各国税收会用于民生建设,也相当于损害了普通人的利益。

        2012年,一个名为国际调查记者联盟的组织发布报告,披露上百家跨国公司与卢森堡签署秘密税务协议,每年向卢森堡转移数千亿美元的利润,每年省下的税款达到数亿美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