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北京人依旧守着过去的传统,早晨四五点就起床,喝茶的时候垫吧点干果儿、蜜饯和点心,等到八九点钟再正式吃早饭。
不过眼下这大灾之年尚未彻底过去,问早茶就是单纯的习惯。
四合院内。
高华裹上围巾,跟着上早班的人出了院门,一路浑浑噩噩坐着公交到了座很气派的工厂门口。
红星轧钢厂。
果然是禽满四合院啊……高华叹了口气,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高华,男,二十二岁,身高175体长180,1940那年跟着父母从南边逃荒到了四九城,初中文凭,爱好读书、音乐、篮球……
父亲高松曾是轧钢厂的采购员,59年跟车运粮回来的路上遭遇抢劫不幸遇害,高华这才顶替进了工厂,月工资25.5元。
母亲张桂梅在生下弟弟、妹妹这对龙凤胎后死于产后大出血……
弟弟叫做高夏,在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读书,妹妹叫高萍,在第二十二中学念高中。
高华、高夏、高萍,原本还有一个高安就凑成了‘华夏平安’,但那是个动荡不安,战乱频频的年代,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自然也就没有了‘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